本网讯(文学院 余阳洋、刘瑛琦 报道/摄影 母艳珊、余阳洋)为深入挖掘影山文化内涵,助力文旅融合发展。7月9日,文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先后在独山县影山镇花灯剧场与友芝小学开展调研访谈,深入探寻影山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传承活力。

在影山镇花灯剧场,实践队员对独山县书法协会会长杨绍忠进行访谈。杨绍忠阐述了影山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发展路径,指出影山文化精髓在于“学以致用”,应充分利用其作为国学瑰宝的价值,服务影山镇经济发展。对于影山文旅发展,他认为需要建立影山文化纪念馆等平台以扩大影响;还需充分发挥气候、文化等优势,走研究、游学、培训、康养等融合之路,并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需求融入当地茶文化、农耕文化,打造体验基地。
在友芝小学,实践队员对吴华丽和孟庆勇副校长进行访谈。他们详细介绍了学校以莫友芝命名的缘由、校史变迁、校园影山文化建设等,并着重强调了教育教学如何与影山文化结合,如低年级采用莫友芝的故事绘本进行讲解,中年级引导学生欣赏书法,高年级学习莫友芝先生的诗集;根据影山文化提炼学校的“一训三风”;建立“最美友芝少年”多元化评价体系等。

访谈结束后,实践队员一起参观友芝小学,莫与俦先生纪念碑、莫友芝画传选及影亭廊等尽显影山文化,“显性+隐性”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践行先贤精神,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深度融合。
从杨绍忠先生对影山文化“学以致用”的发展构想,到友芝小学将先贤精神融入日常教学的实践探索,实践队员了解到“研究、游学、培训、康养”多元路径推动影山文化在传承中焕发着勃勃生机,友芝小学采取的多样化教育模式让影山文化走向传承创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