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校迎来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新一轮审核评估重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是对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方向的一次把脉问诊。我校此次申请的是第二类评估,专家组重点考察的内容是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资源条件、培养过程、学生发展、教学成效等。为便于全校教职工生进一步深入了解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核心要义,准确理解与掌握审核评估的要求,学校审核评估评建专项工作组特推出“审核评估应知应会”系列专题,敬请持续关注。
本期要点
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类型及时间?评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根据教育部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历史,我校选择第二类审核评估第一种。将于2025年上半年接受线上评估。根据线上评估情况,专家组再确定入校评估时间。
第二类审核评估针对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历史不同,重点考察高校办学定位和本科地位、培养过程、教学资源与利用、教师队伍、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和教学成效。强化学校办学方向,引导学校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注重本科教育的时代要求,引导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深入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引导学校建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形成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环境。
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第二类第一种)指标体系包含7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和76个审核重点。定性指标设置统一必选项、类型必选项、特色可选项、首评限选项,定量指标设置必选项和可选项,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大学章程和发展规划,综合考虑自身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校内质量保障建设情况进行自主选择。
学校如何准备新一轮审核评估相关材料?
答:学校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审核评估,坚持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准备以下评估相关材料:
一是基本材料。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上轮评估整改情况说明》(首评型高校为《合格评估整改说明》)、近三年学校教学质量报告等应该作为评估的基本材料上传至评估系统,不能等到专家需要时再临时提交。整改成效应该有明确的支撑。
二是教学档案。教学档案是高校在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基础材料,是高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证据”,包括课程大纲、试卷、毕业论文(设计)、实习实践等过程性与终结性材料。教学档案按高校日常管理规定存放,无需做特殊的整理,应保证档案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在审核评估期间按要求上传,切忌突击整理和弄虚作假。
三是《自评报告》及支撑材料。《自评报告》等评估材料中的所有结论,应有充足的数据和事实支撑,不能只有结论,没有事实陈述和证明支撑。支撑材料是指用于支撑或证明《自评报告》等所述内容的相关材料,主要包括教学资料、学生学习档案、各类记录性材料、合作协议或其他佐证材料等。支撑材料以高校教学档案为基础,与教学档案有交叉的部分无需单独整理,按要求上传至评估系统,或提供材料索引以方便专家查找、审阅。
四是引导性材料。主要包括高校职能部门、教学机构、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单位等材料,教学活动安排和人员目录如校历、课程表、教师名单、学生名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