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贯彻执行学校关于开展2021年“红心永向党 青春建功行”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树立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理念,引导学院师生把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更好地促进当地乡村振兴建设。7月6日-7月11日,文学院8支实践队伍前往黔东南8个县市开展以“传承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文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杨经华、党委副书记文静等8名教师带队,本科生及研究生共计47人参与。
活动前期,文学院党委积极宣传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及意义,教师积极报名参加,学院团委经过报名、初选、面试等环节筛选优秀学生组建队伍。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部署、培训、购买保险等工作。8支队伍分别前往剑河、黄平、台江、施秉、镇远、黎平、三穗、岑巩8个县市开展此次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着眼于通过调研红军长征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助推乡村振兴,了解当地红色文化遗产资源的历史文化基本情况,红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问题,红军长征经过的典型村镇今昔发展情况对比,从而提出红色文化遗产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的建议等。
调研期间,各实践队伍通过前期资料搜集,走访当地文化旅游局、宣传部、档案馆、文管局、红军烈士墓、革命纪念馆、红六军团宿营遗址,访谈县志办负责人、当地村民、街头苗族刺绣手艺人、熟知红军长征故事的老人,发放调查问卷,参观故居,重走长征路,召开座谈会,调查当地典型村镇今昔发展情况对比,撰写田野调查日志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此次活动。各实践队伍认真做好记录,搜集整理资料,并在当地媒体平台推送相应报道,扩大活动影响力,加强活动宣传力度。同时,此次实践活动也得到当地相关单位、个人的大力支持及肯定。
活动最后,学院师生安全返校,并及时在媒体平台推文,制作宣传视频、撰写实践活动总结及调研报告,就8个县市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助推乡村振兴方面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学院专业特色,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探索出一条符合地方特色,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助推乡村振兴的道路,提出利用当代融媒体技术,传统媒介与互联网结合,做到信息可视化传播,将地方民族特色与红色资源形成特色旅游产业等好的建议,真正助推当地乡村振兴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