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下午,文学院第四期“博士沙龙”在乐学楼R2-2教室举行,主讲人分别是陈正府、马言、罗军、李黎、杨蕴希五位博士。
陈正府老师从遗产定义与朔源方面着手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前沿理论、田野实践与研究方法”。他认为遗产是一种群体的共享记忆,需要结合时代需求对其进行不同视角的阐释与传承。
马言老师主讲内容是:“乡土别调:《离骚》与《诗经》的悖论”,他从《诗》学经义的遮蔽、怨怼之情的抒发以及散语长句的铺陈等方面进行讲述,认为南方的楚辞并未受北方《诗经》的影响。
李黎老师以“认识脚下的土地”为题,认为做学问必须与脚下的土地结合。李老师结合对《贵州文库》一书的解读详细阐述了学术研究中的现实观照与人文情怀,鼓励同学们要严瑾且有地方关怀地进行治学研究。
杨蕴希老师结合教师资格证考试介绍了“核心素养”观照下的语文教学方法,认为在教学中要加强语文教学同实际生活的联系、确保学生主体身份的获得以及强化师生共生的情感体验。
最后一讲罗军老师就民族语言文化调查方法展开谈论,他认为民族语言文化调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调查准备阶段要基于多元文化理解不断提高认知,过程中要耐心、积极引导受访者,以此才能确保调查的有效性。(文/杨蕴希 图/罗军)【一审:顾雪松|二审:文静|三审:杨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