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贵州财经大学文学院

学术科研

首页 / 学术科研 / / 正文

著名人类学者彭兆荣教授做客我校“人文论坛”

时间:2022-09-23 来源:文学院 浏览:

2022年9月20日下午,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巴渝学者”特聘教授,著名人类学者彭兆荣教授应邀做客我校“人文论坛”,做了题为《文学民族志》的学术讲座,讲座采取线上形式,由文学院党委书记杨经华主持,全校320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讲座中,彭兆荣教授先从理论上介绍了文学民族志的内涵,所谓文学民族志,是指以人类学田野作业为基本方式,以文学为对象的一种新的、实验性研究范式。以“文学民族志”为题正是尝试用人类学“参与观察”的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田野作业”,多方位地对文学进行的体验、认知、理解和阐释。

彭兆荣教授认为文学民族志作为一种应用性的实验方式,除了反映当代人文学科实验的背景外,还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包含了“四合四维”的表述-阐释性结构。所谓“四合”,是指文学民族志是一个“四合一”的立体表述,包含了作家、作品、当事人(或对象),以及民族志者对“事实”进行“田野作业”的深描性表述。所谓“四维”,是指由此连带性地推展出阐释的“四种维度”:作家、读者、当事者、人类学者在不同语境所包含的阐释性巨大维度。

既而,彭兆荣教授以贾平凹小说《秦腔》为例,对其进行人类学解读。《秦腔》所讲述的故事虽是作家自己的家乡,却是中国乡村社会变革的缩影。《秦腔》之所以成就伟大的作品,是因为它为乡土和故乡树碑;它说的是乡土的“秦腔”。

最后,在互动环节种,文学院的老师和硕士研究生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和思考向彭兆荣教授师提问,现场交流气氛热烈活跃。

本次讲座通过“教师主讲+师生互动”的方式,彭兆荣教授以平易近人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学生进入文学民族志领域,学习文学民族志的内涵、方法和应用,不仅拓展了学生们在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视野,加深了对文学民族志研究范式的思考,同时也让大家深刻感受到彭兆荣教授的家国情怀、学者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引领师生们自觉树立学术研究的自觉性与自信心。(文字:刘怡君 | 图片:刘怡君)